莫斯科遭遇空袭,16万俄军乌东集结,北约司令突然警告“18个月内或同时与中俄开战”,一场大战看似在所难免,关键时刻,法意等国却悄悄拒绝对乌军援,美国资深记者更是爆料特朗普计划要换掉泽连斯基,眼看自己要从“棋子”变成“弃子”,泽连斯基一改常态,主动求和。
第三轮俄乌谈判在即,莫斯科却又一次遭到了空袭。俄国防部19日通报称,过去48小时内击落22架袭向莫斯科的乌军无人机,谢列梅捷沃等四大机场一度关闭。
在前线,俄乌交战依旧激烈,乌军总参谋部在同日报告称,在波克罗夫斯克地区,俄乌双方仅在一上午就发生了38次交火。
俄军目前在乌东已集结约16万兵力,卢甘斯克的解放仅是开端,俄媒称普京已批准“总攻计划”。
如此看来,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了。
俄罗斯的“总攻计划”让北约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北约盟军欧洲最高司令格瑞恩科维奇19日警告,美欧可能“18个月内面临与中俄同时开战”,并将台海与乌克兰局势强行挂钩。
这种论调本质是将中国拖入西方预设的“全球对抗”叙事,但现实是,北约内部现在根本难以统一立场,美国连俄乌冲突都无法解决,又何谈介入台海?北约国家跟着美国耍耍嘴皮子可以,真要和中国开战可不是闹着玩的。
事实是,俄乌冲突已经让欧洲国家疲惫不堪,法国明确拒绝出资购买美国武器援乌,坚持“欧洲防务自主”;意大利虽承诺继续军援,但只提供本国或欧洲制造的装备。
捷克、匈牙利、波兰更是各怀心思,匈牙利直接反对任何援乌行动,波兰则提议用冻结的俄资产买单。
这种分裂暴露出北约的深层矛盾,美国想捆绑盟友对抗中俄,欧洲却担忧沦为附庸。
乌克兰完全依赖于北约国家的军援,如果没有这些军援,乌克兰必然会在俄罗斯的总攻中彻底溃败。
而这还不是最让泽连斯基感到绝望的事,据环球网报道称,美国资深记者西摩·赫什近日爆料,称他得到内部消息,得知特朗普团队正考虑用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取代泽连斯基,甚至不排除“强制流放”现总统。
而这一计划和特朗普此前“50天内必须达成俄乌协议”的言论时间线重合。
原来,这50天不只是给俄罗斯的“最后通牒”,也是给乌克兰。如果在这50天内,泽连斯基拒绝所有美方斡旋的和平方案,不能和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他将会被特朗普换掉。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几乎除了妥协别无他法,19日,他突然解除亲美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的职务,将其调任驻美大使,被外界视为切割自保。
而同日他主动向莫斯科抛出“领导人级别会谈”提议,与此前“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强硬表态判若两人。
不过,俄乌谈判仍然面临很多阻碍。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双方的信任问题,俄罗斯对泽连斯基的“求和”充满警惕。
俄新社证实收到乌方提议,但《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指出,这可能是为西方交付F-16战机争取时间的“战略陷阱”。俄谈判代表团消息人士暗示,除非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和四州公投结果,否则谈判仍是空谈。
目前看,俄乌战场即将迎来决定性的50天窗口期。
俄军在6月份已经控制了自2025年初以来最大面积的乌克兰领土,这个数字背后是普京政府不断加码的军事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导弹产量在2025年出现惊人增长,同比激增300%,而无人机月产量更是突破2万架大关。
在战场上,俄军有绝对的火力优势,近期对乌克兰后方实施的5次大规模导弹无人机混合打击就是明证,他们的打击清单上清晰列着军工企业、军用机场、无人机组装车间这些关键目标。
乌克兰城市正承受着越来越密集的远程打击,美联社观察到俄军夜间出动的无人机群规模正在扩大。
在彼得罗夫卡村易手后,乌军康斯坦丁诺夫卡防线上出现的缺口将直接绝对未来战局,如果谢尔毕诺夫卡再失守,整个城南突出部的乌军将陷入俄军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俄军目前在接触线构筑的八个战术突出部绝非偶然,这些矛头直指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目的就是让本已捉襟见肘的乌军兵力更加分散。
此外,俄罗斯还有来自朝鲜的军事支援,30000名朝鲜人民军,配合着源源不断运抵的百万发炮弹,这些生力军让俄军的进攻节奏明显加快。
在美国的影响下,无论接下来北约投入怎样的力量,恐怕都难以扭转战局,未来50天的战事发展,或将决定乌克兰最终以何种形态存在于国际上。
股票如何开杠杆,新宝策略,玛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