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再度发声,回应近期网络传言,并表示产品召回和售后服务正有序推进中。公司强调,本次召回服务将长期有效,每一份申请均会得到认真处理,且服务品质不会因时间或地域差异而受到影响。
而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位消费者晒出的截图显示,其退款申请已排到了第18万位以后,预计需15至3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退款。
一个月前,“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的消息引爆舆论,罗马仕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三天后,公司紧急宣布召回49万余件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以期挽回大众信任。
随后,全体员工化身售后客服。那一时期不少内部员工表示,期望能集体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每天要处理200多位用户反馈,后台待接入的咨询量还有2000多条”,一位内部员工回忆道。但谁也未曾料到:连续三周昼夜轮班之后,迎来的竟是一纸“停工停产六个月”的通知。
(罗马仕《关于停工停产放假通知》)
与此同时,“罗马仕高层退群、携巨款跑路”的传闻甚嚣尘上。据《星洲日报》报道,罗马仕公司5名核心管理层人员疑似已经“潜逃”至马来西亚;不过,亦有员工称:“还有老板是在公司的。”
从“充电宝一哥”到如今跌落神坛,罗马仕只用了短短一个月。面对18万笔待退订单,那句“每一份申请都会认真处理”的承诺,究竟是缓兵之计,还是最后的体面?
公司法人频频变更、“利润一到年底就被老板提走了”罗马仕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600万元。最初,创始人雷桂斌在深圳华强北做电脑配件,2000年创办公司代工笔记本电池,为三星、联想等品牌供货。
2011年,随着iPhone 4s销量的爆发、智能手机不可拆电池成为主流,充电宝需求骤增。雷桂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立即放弃了笔记本电池代工,创立了“罗马仕”。
首款1万毫安的大容量充电宝以极简设计和99元甚至69元的低价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首月销量破万,因其低价策略被称为“价格屠夫”。当时,同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在200元以上,罗马仕的定价极具竞争力。
2013年“双11”,罗马仕SENSE系列单日卖出了30万台,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登顶天猫充电宝品类的榜首。2015年,罗马仕启动“全球品牌计划”,年营收两亿元;2022年,产品已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达40%,累计用户超1亿,年出货量超过5000万台。
巅峰时期,罗马仕与三星、惠普、中国移动等90余家全球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并成为三星、联想充电宝核心供应商。产品线也从单一充电宝扩展到户外电源、充电头、车充、无线充等十大品类。
笔者注意到,自2025年4月23日起,深陷舆论风暴的罗马仕频繁变更法人代表,引发外界猜疑。
天眼查信息显示:4月23日,雷社杏接替了创始人雷桂斌,出任罗马仕法定代表人及经理职务。6月30日,法定代表人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前者同时卸任了公司董事、经理职务,相关职务均由后者接任。而在7月3日,雷杏容在出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职务仅三天后退出相关职务,前任雷社杏则在去职三天后再度担任以上职位。
天眼查显示,罗马仕有两个股东——雷桂斌和雷灿伙,各持股50%。法人代表先后由雷杏容和雷社杏担任,监事为雷燕玲。针对法定代表人变更等事宜,罗马仕方面回应称,目前公司正在安排整改,先梳理内部,公司全部精力都聚焦产业链自检,为新品做准备。
有专业人士则分析指出,罗马仕近期频繁变更法人代表,一方面,公司可能希望通过人事调整传递“改革信号”,缓解因充电宝召回等问题引发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频繁变更或许也反映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混乱和管理失控。
(罗马仕股权结构)
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对搜狐科技表示:“他们(公司主要高层)把罗马仕当成提款机,在香港买房、买车,但一出事就没出现过。”另有员工透露,自4月起,包括雷桂斌在内的5位核心负责人便再未现身,且已全部退出公司钉钉群。公司利润每年年底都会被老板一次性提取。
强制放假180天,员工称其为“变相裁员”7月6日凌晨,员工们收到罗马仕发布的《关于停工停产放假通知》。通知称,公司将自7月7日起连续6个月停工,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停工停产。停工停产的首月,公司将按约定的标准正常支付员工工资;次月起将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劳动者生活费。生活费将发放至公司复工或依法终止劳动关系之日,员工停工停产期间,公司将依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缴纳社保公积金。
对此,不少内部员工表示不满,“公司实际上是在变相裁员”。一位员工抱怨道:“停工停产这段时间,按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工资,甚至不够我们租房,生活会有困难,公司管理层没有给我们任何说法。”
此外,不少员工社保此前并未足额缴纳,至今仍在拖欠;有员工表示,300多小时的加班费尚未发放;另有女员工称,其生育津贴也一直被部分拖欠。
笔者此前注意到,一员工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吐槽公司停工通知之后,高管之一的李秋华在下方留言,“公司爆雷后,这一方案合理合规;若不愿接受,员工可自行创业。”另外一位雷氏老板也跟着评论:“这是最优策略,没有尽善尽美。”目前,该内容已被删除。
7月7日上午,罗马仕深圳总部楼下聚集了大量员工,不少人已打包个人物品,准备离开。15楼原罗马仕展厅早已人去楼空;16至18层灯光全熄,仅余零星人员,每层均有安保把守。员工领取私人物品可获放行,其余人员一律禁入;离开时,安保还要开箱检查,防止电脑被带走。
大楼物业透露,15楼因停止租用已于今年3月腾空,上周末开始内部拆除,其他楼层租户则照常办公,未见大规模撤离。
一楼大厅内,员工们排队签署《维权委托书》,集体委托律师维权。 “分摊律师费,效率更高,”现场员工说。截至当日,签字人数已超200人,却始终未见公司管理层出面。
一位法律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停产停工须提前30日书面告知员工或经职工代表大会的协商,否则程序违法。罗马仕既未事先通知,也未召开职代会,仅凭“雷家团队”径直向劳动局提交停工申请。
大量员工停工,18万笔订单谁来善后?一位内部员工称,目前负责售后服务的客服是外包团队。此前,也有媒体报道,一位自称为罗马仕的供应商,其所在公司于6月20日与罗马仕洽谈,24日正式接替此前罗马仕自有客服团队,外包服务合同期为1个月。
据罗马仕公告要召回的充电宝就有491745台。若以单价80元计算,罗马仕的亏损约为3920万元。
上述中层管理人员说道:“最让人寒心的是什么?不是你赔不起,而是你不愿意赔。这几个大的老板,每个人手里有个三五亿是很正常的,每人拿5000万也能把员工、用户给妥善处理了。”
目前,罗马仕京东自营旗舰店、抖音官方旗舰店、拼多多数码旗舰店仍在正常营业;天猫旗舰店短暂关闭后也重新上线。但所有店铺在售商品仅限充电线、充电头等配件,充电宝已全部下架。
老板以毛利为导向,“公司每年定目标,达标才有年终奖”近年来,充电宝行业竞争格外激烈。品牌众多,包括小米、Anker、罗马仕、华为、公牛等知名品牌,以及vivo等国内一线品牌。这些品牌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实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
罗马仕在上述品牌中属头部梯队。自创立起,它就以极致性价比为卖点。2015年的《福布斯中文网》,有报道专门分析拆解罗马仕如何打造出销量超过小米的充电宝。
然而,长期奉行的低价策略不断侵蚀其品控底线,安全隐患早已显现。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广东质监局抽检、2020年河北市场监管局抽检中,罗马仕产品均被判定不合格;2019年,公司就曾因组装缺陷召回3792台OM10型号充电宝。屡次警示之下,企业却始终未能真正整改,最终酿成此次爆雷事件。
上述中层管理人员透露,出问题的产品多为几年前立项,“当时老板深度参与,决策只看毛利”。另有员工直言:“罗马仕更类似于一家贸易公司,低价是其基因,留给经销商的利润极低,导致他们只能找小厂代工。”
而极致逐利背后,实则是罗马仕孤注一掷的上市赌局。据一位内部员工透露,公司每年都会设目标、喊口号,要求营业额翻倍,只为上市;此前因故搁浅,如今仍在冲刺,“不过爆雷后,罗马仕上市几乎不可能了”。
据接近罗马仕内部高层的人士表示,内部讨论的结果是,3C认证一出来就要恢复工作。
有专业人士预测,充电宝召回事件,将引发连锁反应:短期内品牌信任崩塌;中期面临监管收紧、供应链重组的高额成本;长期来看,行业合规成本或上升10%–15%,“安全溢价”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合规能力强的头部品牌集中。
7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制定后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这意味着,整个充电宝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国家标准,产品工艺和电池技术都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据悉,新标准将在现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或提高对“针刺、挤压、过充、热滥用”等极端情况的测试要求。同时,首次对关键材料如电池正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提出具体规范,并对生产工艺作出明确规定,强调产品在长期使用后仍需保持良好的安全性能。
此外,新标准还将引入“智能监测功能”,要求设备具备实时监测电池电压与温度的能力,并探索实现容量动态调节以及与充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功能,从而有效预防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事故。
值得深思的是,罗马仕的陨落绝非偶然。从频繁变更的法人代表,到被掏空的公司利润;从屡次曝光的质量问题,到孤注一掷的上市赌局——种种迹象表明,这更像是一场早已埋下隐患的必然结局。而今,随着工信部新规即将出台,整个行业都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本文作者:胡世鑫,来源:深网腾讯新闻,原文标题:《高管失联、工厂停摆:罗马仕爆雷30天生死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股票如何开杠杆,新宝策略,玛世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